世爵娱乐用户登录
路虎揽胜的魔幻现实:司法拍卖抢破头,品牌身价却“大跳水”?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5:50    点击次数:54

路虎揽胜的魔幻现实:司法拍卖抢破头,品牌身价却“大跳水”?

3月28日,山东滨州的司法拍卖平台上,一辆2023年8月上牌的路虎揽胜引发了一场“豪车争夺战”。 起拍价不到70万,18人疯狂加价95轮,最终以超110万元成交。 这辆行驶近5万公里的准新车,成交价不仅比评估价高出11万,甚至接近新车落地价的80%。 同一天,上海某路虎4S店发现运动版的促销海报上赫然写着“16.98万”,比指导价狂降22万,展厅却门可罗雀。

一边是“抢破头”,另一边是“卖不动”

这辆滨州拍卖的揽胜并非孤例。 2024年北海一场司法拍卖中,2019年款揽胜V6版起拍价53万,10人竞拍后飙升至101万;一辆2012年上牌的5.0 V8典藏版揽胜,凭借“7629公里+鲁西荣红车漆”的稀缺标签,挂牌价高达188万,比同款新车还贵40万。 司法拍卖仿佛成了路虎揽胜的“价值高地”,而4S店和二手车市场却陷入“价格雪崩”。

司法拍卖的“财富密码”从何而来?

司法拍卖的起拍价往往低于市场价30%-50%,例如滨州揽胜评估价99万却以69万起拍,北海揽胜V6版指导价122万却以53万起拍。 这种“捡漏”机会吸引了大量竞拍者,尤其是车商和收藏家。 司法拍卖车辆手续清晰、权属明确,规避了普通二手车市场的事故车、泡水车风险。 像2012年典藏版这类限量车型,里程极低、颜色稀有,更成为情怀玩家的“理财产品”。

品牌崩盘背后的“三重暴击”

与拍卖市场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路虎整体品牌价值的坍塌。 2025年1月,路虎在华销量同比暴跌30.4%,全年预计不足3万辆,仅为巅峰期的五分之一。 发现运动版终端价跌破20万,揽胜极光二手价20万出头,2018年揽胜残值仅剩35%。 这种断崖式贬值背后,是质量口碑崩坏(JD Power排名常年垫底)、电动化转型迟缓(续航不足500公里被国产车碾压)、以及盲目降价导致的品牌奢侈品属性丧失。

“面子车”还是“智商税”? 消费者的两难选择

有人算过一笔账:110万拍下滨州揽胜,比买新车省下至少26万购置税;但若选择16万发现运动版,省下的钱足以支付未来十年的保养费。 现实的对比来自国产车——理想L9六座布局、比亚迪仰望U8原地掉头、问界M9鸿蒙座舱,这些车型以一半的价格提供双倍配置,直接动摇了路虎“成功人士标配”的地位。 河南某县城张老板的话很具代表性:“红旗LS7的气场不输揽胜,还能支持国货,何必为个LOGO多花百万? ”

豪车市场的“撕裂法则”

路虎的困境揭示了一个残酷规律:在电动车冲击和国产车崛起的双重夹击下,传统豪华品牌要么像保时捷一样死守高端(卡宴新车仍加价20万),像凯迪拉克彻底平民化。 路虎却在两者间摇摆——一边用低价车型冲销量,另一边放任旗舰车型在拍卖市场炒出天价。 这种分裂策略,让消费者既质疑其品牌价值,又对产品质量失去信心。

司法拍卖的锤声与4S店的降价海报同时响起,路虎的故事早已超越单纯的汽车交易,成为一场关于面子、智商和时代洪流的魔幻现实主义大戏。 这场戏里没有赢家——拍下天价二手车的人担心贬值,抄底低价新车的人忧虑质量,而路虎自己,仍在寻找那个早已模糊的定位。

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